初戀與鄉愁





已故作家三毛曾說撒哈拉沙漠是她的前世,當她在雜志上看到撒哈拉沙漠的照片,遂決定遠行去尋訪她的前世。她對她的前世有著滿滿的鄉愁, 《撒哈拉的故事》是她的第一本思鄉記,卻不是她最後一本對荒漠的思念。

觀光或旅游是一種Deja vu,有的地方令人向往,有的則令人一眼就愛上,對許多人而言,泰國是他們一次就深陷的初戀,更是他們屢屢回頭、不只一次回訪的鄉愁。無論是曼谷、普吉島甚至蘇梅島,一年四季都充斥著絡繹不絕的“返鄉團”,幾年前南亞大海嘯發生後,不少洋人游客自掏腰包回普吉島協助當地災民重建,盛況猶如僑胞回鄉,祁奚之舉十分令人感動。

泰國不僅僅是一個成功的旅游大國,她一定有什麼驚異之處,才能讓每一位游客不把她當做一個國家而是一個家,離開了又想再回來。就像每個人可能成為人家的初戀,但要變成別人的鄉愁則不容易,有些初戀令人不堪回首甚至分手後最好不要再見,唯獨鄉愁令人魂縈夢牽,教人羈絆。

Monocle雜志紐約分社社長Aisha Speirs在《Don't Call Me A Tourist》一文中提到,許多城市覬覦觀光客的鈔票,因此以為只有討好觀光客才得以生存,於是整座城市充斥著紀念品和T恤、一板一眼的仿制藝術品以及為了炒熱人群而放肆的通俗音樂,完全忘卻居住在這座城市的市民才是主角;一個有社區感覺而不讓市民覺得自己也仿如游客般的城市,其實有助於刺激觀光業,意即觀光使人留步,而人文使人留情。

從事觀光業的友人語重心長地告訴我,本地開設的“按件計價”連鎖廉價酒店生意風生水起,我以為馬來西亞不知不覺中已跟泰國一樣躍升為世界最佳旅游勝地之一,不料他說:“很多外國游客只在吉隆坡轉機或過境,他們的目的地其實是其他地方”,他們對驛站的住宿要求不高,反正對這個地方毫不留戀——身在此處,心卻在他鄉。

吉隆坡或馬來西亞想必曾是這群雁渡寒潭的游客當中的初戀,但當他們看過了雙峰塔、買了紀念品和吃了跟新加坡大同小異的椰漿飯和海南雞飯還有滋味和泰國差不多的椰子與榴蓮之後,心理上是否感覺“愛錯人”遂從此不再光臨?是不是我們把人家當成游客而非朋友,在待客之道上不夠盡心與真誠,於是造成人家過門不入?別人沒有的,其實我們都有,別人有的,我們也不缺乏,馬來西亞的觀光特色就像一顆一顆的珍珠,要讓觀光增值就必須把這一顆顆的珍珠串成一條項煉。

馬來西亞旅游部的官方網站上目前正在推銷“一個馬來西亞購物嘉年華”,滑鼠點進去看到的是500 字不到的三言兩語,地點則懶散地注明是“全馬”,把馬來西亞塑造成活像一個冷若冰霜的美女,很難給初訪的觀光客留下初戀般的悸動,甚至要令那些未曾來訪的觀光客愛上都難 !

馬來西亞人如何才能像泰國那樣成為令觀光客朝思暮想、屢屢尋訪的鄉愁?唉,怎一個愁字了得,我們連騙觀光客進來掏點小錢買幾件衣服或幾樣紀念品這件事情,都顯得滿不在乎似的。

留言

熱門文章